时间:2023/2/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本书,从刚出生的小婴儿开始写起,直写到克里斯朵夫的死亡,作者详细地写出了克里斯朵夫经受磨难,战胜磨难,完成音乐使命的一生。

你问克利斯朵夫的人生是成功的人生吗?

我的回答是:是的,虽然克里斯朵夫一生清贫,没有身份也没有地位,经常饥一顿饱一顿的,在多个国家流亡,在艺术上起起落落。他的名气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好处或收益,但他确实成功了。因为我觉得成功就是一个人不仅找到了自己的使命,还实现了自己的使命。这样的人生就是成功的人生。

世上的生活方式何止千千万,可惜世人偏偏爱一个模式。幸好克利斯朵夫并不是一个普通的世人,他不愿意像爷爷和父亲那样生活,也不愿意像其他的音乐家那样生活。

正因为这样,他才能成为一个出色的音乐家!

年少成名

克利斯朵夫出生在一个贫穷又没落的音乐之家,他的爷爷是乐队指挥,他的爸爸在乐队里担任提琴师,他的肩上自然地承载着父亲和爷爷对他们自己未能实现的音乐梦想的希望。

所以一旦他的父亲发现了克里斯朵夫的音乐才华,他就拼命的让他练习,他的父亲和爷爷很狂热的去培养他的音乐技能!

而克里斯朵夫也的确受到爷爷的影响,从小就想要做一个大音乐家,他从小就有大的梦想,而他也确实是一个真正的音乐天才。

小小年纪,他的脑子里就时常涌现出一股股的乐思,他的所思所想所感都能化成一股音乐。虽然他自己不明白,但他爷爷却把他哼唱的歌曲都给记了下来,这成为他七岁半成名的最大依据!

那他的幼年成名给他带来了什么?他的成名给他带来了在当地的公爵府里弹奏钢琴的工作,以及教其他的小朋友弹钢琴的工作,而他的家庭也的确需要他早早地工作!

然而,天才的命运就是给有钱人家当仆人,用自己的才华让权贵开心吗?

许多音乐家确实是这样做的,他们一旦成名,就把自己的未来给埋葬了,从此他们只是在重复过去的自己,重复别人的生活。

成长的烦恼

克里斯朵夫的梦想是成为大音乐家,并不是成为演奏别人音乐的乐手,所以他开始写一些新的曲子,可是当地的评论界却一致地批判他。

评论界根本不愿意接受新人,因为他们根本不懂音乐,他们的评论只是为了迎合权贵,而权贵们也并不懂音乐,他们只是附庸风雅,他们只愿意听之前名人的曲子,他们要克利斯朵夫继续弹奏这些前人的曲子以及他自己小时候写的曲子。

可是克利斯朵夫要成长,他不可能永远做一个小孩子。他会有新的创作,他需要作新的创作,那才是他做音乐家该做的。

“一个人长大到我们这样的时候,倘使要停止长大,还不如痛快死掉。”

年轻又不经世事的克利斯朵夫以为人们是被前人的音乐蒙蔽了双眼,他想要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前人的音乐,于是他也进入评论界,对前人的音乐进行各种批评,指出其中的虚伪和不务实之处。

他想要大家看清楚真实的音乐是什么样子?他也想要把最好的音乐带给大家,但是他失败了!

他不仅没能让大家接受他的批评,更没能让大家接受他的音乐,与此同时,他还失去了他所有的工作,也失去了他的名气,反而落得一个很不好的名声。

可是他的音乐真的没有可取之处吗?答案是否定的,他的音乐确实是可以给人带来欢乐,让人看到生命中不一样的东西,可是又有几人能懂?

唯一懂他的苏兹,是一个研究音乐的老教授,他跟他的老朋友一起,曾经在克里斯朵夫的音乐中得到了许多的欢乐。

克里斯朵夫虽然失去了一切经济来源,但是他在见过老苏兹之后,他感到很满足。他觉得他并不需要所有人都懂他,他的心里什么都有。

他安安静静地坐在家里开始创作,他觉得他的创作不是为了钱,也不是为了名,不是为了利,他只是想要把他心中的快乐的音乐写下来,他想要把快乐带给更多的人!

然而,当地人的嫉妒之心以及害人之心是比什么都可怕的,他们把他仅存的一个朋友也给离间了。

后来,克里斯朵夫又因为为了救一个女孩,动手打了当地的一个士兵,这个冲突导致一群士兵被当地的农民打了,克里斯朵夫为此成了他们那里的通缉犯,他没办法只好逃到法国去了。

流亡生活

到了法国,克利斯朵夫真是一无所有,他找到了他小时候最要好的朋友奥多,可是这个朋友躲着他,他怕他找他帮忙。

而另一个犹太人朋友看到他可以利用克利斯朵夫时,他开始一边帮他一边利用他。人生就是这样,一旦落魄谁都要找借口远离你,还好他有可以被人利用的价值,要不然他就要被饿死了。而他强健的身体从小就经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挨饿,幸好他的身体足够壮才没事。

在法国巴黎克里斯朵夫又开始出入权贵们的场合,到权贵们的家庭给他们弹奏钢琴曲。他一样从法国的贵族中并没有找到知音,他开始明明白了自己曾经在德国时的错误的批评行为。

其实哪里的权贵都是一样的,这些人并不是真正的喜欢音乐,也并不懂音乐,但他们就是喜欢用音乐来装点门面,装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为自己那腐臭的生活营造氛围。

在法国天天上演的音乐会和戏剧当中,克里斯朵夫感到很失望。正当他跟这些权贵们快要闹翻的时候,他却遇到了他一生的好朋友奥里维。

而奥里维的姐姐,这个可怜的叫安多纳德的女孩曾经到德国做家庭教师,他跟克里斯朵夫在剧场有过一次偶遇,这也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吧!!

奥里维和他的姐姐都喜欢克利斯朵夫的音乐,当他们看到别人为克利斯朵夫喝倒彩的时候,他们都特别的伤心。

奥里维是一个诗人,他也会写一些评论,虽然他不善于经营自己的人生,但是他却很善于帮助克里斯朵夫经营他的音乐,他经常在评论界夸克利斯朵夫的音乐,由于他的影响,克里斯朵夫的名声在巴黎响了起来。

不过,克利斯朵夫的名气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好处,倒是让奥里维结婚了!

书中讲克里斯朵夫从奥里维身上学到很多,他的性格影响了他的性格,对事情的看法各方面都影响了他,克利斯朵夫是一个天才,总是能把别人身上的优点都吸收到自己的身上,后来他又从他的爱人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这可能就是我们常说的导师的作用,现在我们常说要找一个导师,然后去模仿他,跟着他学习。而书中的克利斯朵夫他就是不断地从他的朋友和爱人身上学习,吸取别人的优点成为自己的东西。

所以我们交友的时候也可以这样,与有不同优点的人交往,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成为更好的自己。当然,我们也可以从比我们优秀的同事身上学习,生活中,工作中处处都有好的榜样。

当奥里维和克利斯朵夫差点又要被巴黎的上层给扫地出门的时候,又有一个神秘的权贵对他出手相助。克利斯朵夫以为那又是另一个想玩弄他的人,并没有多在意。

然而有一天,他在一场大音乐会中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那曾是他学生的意大利女子——美丽的葛拉齐亚。她曾是那样的爱他,但是他却并不知道。而她现在是一个外交官夫人,正准备随她的夫君到美国赴任,正是她在巴黎暗暗地帮了克利斯朵夫,带着大家接受他的音乐。

然而,在法国巴黎的大革命爆发前夕,奥里维为了救一个孩子而死,克里斯朵夫又一时冲动杀死了一个警察。于是他又开始了逃亡生涯,朋友们把他送到了瑞士的边境。

克里斯朵夫找到了在瑞士的一个朋友,这个人也是德国人,虽然他并不是很懂音乐,但是他却很喜欢听音乐,他是一个医生。当克里斯多夫又累又饿且精疲力竭地来到他们家的时候,他受到了医生很好的款待。

医生让他在他家住着,养着,想待多久就待多久,可是,克里斯多夫和医生的妻子却产生了感情。克里斯朵夫觉得自己的这种行为是可耻的,事情怎么会这样?医生的妻子想要和克利斯朵夫一起自杀,可是枪已经生锈了,他们没死成。

后来克利斯朵夫逃离了这个家,他来到瑞士的一座深山中隐居,并且在那里遇见了上帝。“他跟他肉搏,像雅各跟天神的战斗一样。战斗完了,筋疲力尽。于是他珍惜他的失败,明白了他的界限,努力在主替我们指定的范围内完成主的意志。”

从容老去

克利斯朵夫继续不停地创作,虽然这时候他在英国等一些其他的国家有些名气,同时在他自己的国家也有名起来,但是他的新作却并没有人能懂,他们还以为他是老了,江郞才尽了。

可是克利斯朵夫也不与谁争辩,他只是继续自己的创作。

后来他又遇到了丧偶的葛拉齐亚带着孩子到瑞士来散心,他们两个终于可以走近一点,但是葛拉齐亚的儿子特别反感他们两个的关系,变着法子折腾他的妈妈,折腾他自己,把自己折腾死了,也把妈妈折腾死了。

有情人虽然没有终成眷属,但是他们的心却是在一起的,克利斯朵夫甚至用音乐造出了他们的孩子。

早前葛拉齐亚就帮克利斯朵夫把德国的通辑令取消了,他可以回德国去看看那块熟悉的土地了,可是几十年的变化下来,他以前熟悉的地方变成了工厂,只看到一个陌生的街道以他的名字命名。

而十年后的巴黎也大变样,早取消了对他的通辑令,他又来到了巴黎,他还是喜欢这里的,在这里他能得到源源不断地创作源泉。

有意思的是,以前那些批评他的人现在都开始捧他,他们甚至还在跟新的批评者争论。以前是他敌人的人,现在却在帮他宣传,但是他现在并不需要这些宣传,他对这一切都已经不在乎了。

他原谅了所有人,他想:“他们是打过架的:没有问题,那是命中注定的;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使命,非完成不可!但悲喜剧演到了终场,各人都把在台上当作面具用的情欲丢开了;以本来面目相见之下,便发觉谁也不比谁高明;所以演过了自己的角色应当互相握手。”

克利斯朵夫老了,看到了新一批的年轻人也像他当年,批评起他的音乐来,他只觉得这一切都是正常的,他并不喜欢那些模仿他音乐的人,他喜欢的是与他的风格不一样的年轻人。他愿意帮助年轻的新人,他也经常这么做。

他一直待在巴黎,在巴黎有奥里维的儿子,有葛拉齐亚的女儿,他把这两个孩子看作是自己的孩子,他故意给这两个孩子创造机会,而他们两个也真的成婚了。是的,他认为他们的后代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他觉得他的使命完成了,他已经可以安心地走了。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p/pgsp/357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