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6/2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我靠简历造假,争取到了年薪60w的工作。”“因为简历造假,我被HR拉入了黑名单。”许多求职者尤其是毫无工作经验的应届生在找工作时,选择在简历上“动手脚”,为自己的简历增加竞争优势。简历的真实性真的那么重要吗?造假且被发现,会有多严重的后果?01常见的简历造假有哪些?有些人以为过分地夸大简历完美度才算“造假”,其实只要简历中某一细节出现了不实成分,就属于造假。经历造假杜撰没有过的公司实习经历和没有做过的在校实践。时间造假纂改了过去的在职时间。职位造假编撰在前司的工作职位与级别。工资造假谎报,通常是提高了曾经所在公司与职位的薪资水平。学历、作品造假抬高了拥有的学历,冒充他人作品为自己的作品进行面试或其他商用。技能证书造假职业资格证造假不仅违背道德,且违法。笔试造假在完成企业招聘要求的笔试时,无意造成或有意而为的作弊行为。02为什么要造假?最常见的造假理由,大概有以下几种:待业、失业很久了;侥幸心理觉得不会被发现;期望更高的薪资待遇;没达到该岗位的任职资格但是想加入。造假的理由千千万,哪怕美名其曰“美化简历”还只要事实与简历描述不一致,造假就是造假。03造假的后果会如何?根据调查显示,56%的人会在简历上造假,其中36%的人承认有意在简历上造假,而20%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属于简历造假,他们认为稍微修改一下在职时间、夸大一下工作经历和成果算不了什么。职场上简历造假的行为如此常见,HR当然也不会让抱有侥幸心理的求职者欣然通关。也许通过简历造假让你在初筛选过程中进入了下一轮——面试,但是紧接着HR的面试就有可能使你无所遁形。某一个你实际上根本没有中度或重度参与的项目,简历上描写得天花乱坠,当高明的hr就这一项目刨根问底的时候,谎言就会不攻自破。或许许多人会抱有侥幸心理,HR要面试的人太多,不会注意过多细节,然而,根据ResumeLab调研的+人的数据显示,93%的行业专家都知道哪些求职者在简历上动过手脚。也许你巧舌如簧,通过了面试,但别忘了,有的公司可能会进行背景调查。而简历造假的部分,如过去的薪资水平、项目经历、学术经历等,在进行背景调查后将无所遁形。如果你以为,被发现简历造假的代价只是换份工作,那就大错特错了。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一旦公司发现你简历造假,不仅可以无条件跟你解除劳动合同,可能还会要你提供赔偿金。这就结束了吗?不!你会进入该公司的黑名终身不再录用,且有可能会进入HR圈内的共享黑名单,其他公司的HR也不会再给你面试机会。简历造假在HR与企业眼中,是诚信问题。失信意味着在职场中也会投机取巧,对公司来说是一个不定时炸弹。04关于背景调查部分企业在员工入职后,会进行背景调查,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背调”。“背调”一般包括:基础信息是否准确(身份、户籍、教育背景等);工作信息的真实性(任职时间、岗位级别、工作内容、薪资水平、工作能力等);人际关系处理;离职原因等。现在大公司的背调越来越严格,HR也会有千百种你想得到或想不到的方法对入职者进行背调,因此,如实地反馈你的所有信息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哪怕你一路好运加持,通过面试与背调,真正入职时,能力与简历和面试时千差万别,也会马上露馅。造假是一辈子都无法抹去的污点,一个谎言需要一百个谎言去掩饰,这样的人生太累了。虽然造假不会%被发现,一旦被发现,一定是%凉凉。虽然简历造假的人并非都是大奸大恶之人,但是不该做的事情应该扼杀在苗头,做个坦荡之人。有人问:“我的简历实在没有东西可以写怎么办?”你可以:如实用心美化每一个经历,尽量做到用数据说话;积极学习各类技能提升自我。当你掌握的技能越多元越实用,技能傍身,你的职场竞争力自然会提升。本文内容转自宅客在线。本文转载仅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小编会及时处理。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p/pgsp/851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