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1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12纪念白求恩

1.学习默读,学会圈点勾画,厘清文章思路。

2.学习对比手法和夹叙夹议的写法,理解对比手法的作用。

3.学习白求恩大夫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课时

第1课时

1.默读课文,学习圈点勾画,厘清文章思路。

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叙为主的写法,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

告诉加拿大和美国,我十分地快乐,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多有贡献。

最近两年是我平生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时日……

让我把千百倍的谢忱送给你,和其余千百万亲爱的同志!

——白求恩

(选自《纪念白求恩》,人民出版社年版)

师:曾有一个人,叫白求恩,加拿大人,是一位著名的医生。他于年初来到中国,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年11月因病去世,以身殉职,并在临死前写下上面的这段话。这段话让我们感受到白求恩对自己生命中最后两年的生活的评价是什么?(明确:快乐、有意义、希望能多做贡献)

白求恩在中国生活了两年,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事迹。毛泽东在他逝世后亲笔写了一篇文章——《纪念白求恩》,记述了他的事迹,给予他高度的赞扬。白求恩最后两年在中国到底做了哪些事,让他深感自己的人生如此愉快而有意义,并且获得了毛泽东的赞美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寻找答案吧!

从白求恩的遗言来解读白求恩对人生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到底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愉快而有意义的?带着疑惑,进入文本,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为感受白求恩的崇高精神奠定情感基础。

二、初读全文,了解大意

1.了解文中人物

结合课文注释和相关资料,详细了解白求恩的生平事迹。

课件出示:

资料助读1:年初,白求恩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率领一支医疗队来到中国,3月底到达延安,不久,转赴八路军晋察冀边区工作。年11月,率医疗队到山西进行战地救治。年2月,白求恩率领“东征医疗队”到冀中前线救治伤员,不顾日军炮火威胁,连续工作69小时,给名伤员做了手术。有一次,当某伤员急需输血时,他主动献了毫升的血,并且他还倡议成立并参加了志愿输血队。4个月里,行程余里,做手术次。年10月下旬,在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他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后来给伤员做手术时感染病毒,仍不顾伤痛又赴前线,终因伤势恶化,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于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终年49岁。

2.默读课文

(1)借助相关资料,扫清字词障碍。(见《状元大课堂》本课“字词清单”栏目)

(2)全文一共有4个自然段,概括各段的意思。

预设第1段: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2段: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3段: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4段:赞扬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3.述说印象

读完全文后,说说你对白求恩的初步印象。

(生自由交流、表达)

预设(1)白求恩是一个医术很高超的人。

(2)白求恩是一个对工作兢兢业业的人。

(3)白求恩是一个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人。

(4)白求恩是一个对中国做出许多贡献的人。

…………

三、品析课文,学习白求恩精神

师:作者从白求恩的事迹中感受到了他崇高的精神,也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请大家默读课文,看一看作者是怎么写的,并完成两个任务。

(1)用横线勾画出每段话中评价白求恩的关键句。(提示:关键句是总括句、总起句)

(2)用“从__________的事迹中,作者认为白求恩是一个具有_____________精神的人”的句式,理清文章要点。

预设(1)“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2)从白求恩能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抗日,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毫不在乎自己的利益、自己的生死,一心想要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而斗争的事迹中,作者认为白求恩是一个具有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的人。

资料助读

课件出示:

国际主义精神就是世界主义精神,是站在整个世界而非仅仅只是站在某个国家、民族的角度来考虑全人类快乐幸福的思想和世界观。

共产主义精神是全世界劳动者联合起来,放下国家间的隔阂,彼此帮助的精神。

四、精读课文,品析写法

(1)思考:什么是叙述?什么是议论?

预设①叙述,即记叙和述说。它是一种记人叙事并陈述其来龙去脉的表述方法,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六个要素。

②议论是一种评析、论理的表述法。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用到议论,说长道短,论说是非。在写作时,更要进行议论,通过宣扬观点、阐明理论,来影响读者。

(2)以第2段为例,从文中找出议论的语句,了解第2段是如何进行夹叙夹议的以及采用夹叙夹议写法的好处。

预设第2段的第1、2句是议论句,是对白求恩对工作、对人民极端负责任和极端热忱这件事的意义加以阐述;第7句是议论句,是对前面叙述的“不少的人”行为的总结和评价,揭示这种人的实质——“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第10句也是议论句,是对前面叙述前线的人和晋察冀军民被白求恩精神感动的事情的意义的揭示,号召我们要学习白求恩的精神。这段话运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

作者先叙述后议论,夹叙夹议,叙述为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让议论的语句建立在叙事之上,真实感人。而议论句也是高度总结了白求恩的精神实质和这种精神的意义,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这种夹叙夹议写法的运用,使他的事迹更真实感人,他的精神更加崇高伟大,也强调了我们学习他的精神的必要性。

师小结:作者怀着深情先概括叙述了白求恩的事迹,再分别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他的精神品质,即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最后做总结,号召大家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整体上是“总—分—总”的结构,采用的是“叙—议—颂”的写作思路。作者用叙议结合的方式,更深刻地表达了他对白求恩强烈的赞颂之情。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第二课堂,围绕课文内容,阅读相关的文章,可以从课内自然延伸到课外,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

本环节意在让学生立足于课文,认真阅读课文,学习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学会整合文章的要点,逐步由浅入深地感受白求恩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把阅读落到实处。

五、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其他老一辈革命家写的纪念白求恩的文章,如朱德的《纪念白求恩同志》、宋庆龄的《我们时代的英雄》、聂荣臻的《“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怀念白求恩同志》,读后以“他们眼中的白求恩”为主题,整理读后感受,更加深入地了解白求恩的精神,以及他对人们的影响。

第2课时

1.学习对比的手法,理解其作用。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交流展示,导入新课

学生交流上节课布置的阅读任务成果,感受不同人物对白求恩精神的不同解读。

师:朱德眼中的白求恩,在中国对工作、对人民都是极其务实的,行动多于语言,具有实际主义精神。宋庆龄眼中的白求恩是“世界英雄”,站在世界的角度,写出他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巨大贡献。聂荣臻以亲身经历,写其与白求恩交往的具体事件,他眼中的白求恩是对中国人民做出卓越贡献和伟大功绩的人。

本环节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课后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也可以顺利过渡到本节课白求恩与另一种人的对比,从而挖掘白求恩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研读课文,分析对比手法

师:白求恩精神如此崇高,有这么多革命家给予赞颂,但同时还有另外一些人的一些行为不尽人意,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的。

1.研读第2段

默读第2段,圈出表现“不少的人”的行为特点的词语,并在一旁批注这些词表现了这些人的什么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不少的人”的什么行为特点?

预设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喜欢自吹。对同志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2)从这一段可以看出作者写到的这些人是怎样的人?

预设极其自私而又冷漠的人,没有责任心的人,对生活、对他人、对工作没有热情的人,生活态度消极的人。

(3)作者对这些“不少的人”持怎样的态度?这里的用词与写白求恩时的用词有何不同?(引导学生学习教材P69补白《词语的感情色彩》)

预设作者对这些人持批评、谴责的态度。这里的“漠不关心”“麻木不仁”“拈轻怕重”等都是贬义词,而作者在写白求恩时为了赞颂他的精神品质,运用的都是褒义词。

(4)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预设对比。首先,把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与白求恩“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相对比,把不少的人对同志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与白求恩“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进行鲜明的对比,体现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其次,使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更加突出,更加显示出“不少的人”与白求恩的差距,更加有力地说明了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必要性。

2.自学第3段

(1)默读第3段,参考第2段的学习过程,自主圈点勾画关键词语并做批注,分析文中“不少的人”的形象特点和作者的情感倾向。

(生自主学习,交流表达)

预设“不少的人”的形象特点:见异思迁、鄙薄。这些词表现了他们不安心于现在的工作,不专注于自己的业务,没有事业心,消极对待工作的特点,作者对他们持批评和谴责的态度。

(2)本段将“不少的人”与白求恩对比,使用对比的手法有什么作用?

预设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把他们对工作的“见异思迁”和“鄙薄”与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进行对比,突出白求恩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通过对比,有助于我们发觉自身差距,明确自己改正的方向,号召我们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3.交流探讨

师:这样的“不少的人”的生活态度与白求恩的人生态度有何不同?

预设这样的人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对工作是不负责任的,对他人是冷漠的,对自己的专业是极其轻视的,是没有敬业精神的,对社会对国家做不了多大的贡献。白求恩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对工作是极端负责的,对他人是极其热忱的,对职业有极高的要求,在专业技术上是精益求精的,有执着的追求,为社会为世界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这个环节继续训练默读,以圈点批注的方式,从词义和词语的感情色彩入手,品味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人物的精神内涵。

三、诵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1.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

(1)作者对白求恩的评价,表达了对白求恩怎样的情感?哪些词语、语句表达了这种情感?大声朗读课文,圈点出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和语句。

预设①对白求恩的热情赞颂之情。

A.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两个“极端”连用,强调白求恩对工作的负责和对同志对人民的热忱达到了极点。“负责任”和“热忱”都是褒义词,都表达了作者对白求恩的赞美、肯定的情感。)

B.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这两个双重否定句的连用,加强了作者对白求恩的肯定的语气,强调了白求恩的精神感动了所有军民、伤员、战士。)

C.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句话用排比的句式,对白求恩进行了高度总结,强烈地表达出作者对白求恩精神的赞颂之情,也强调学习他的精神的重大意义,让我们“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②沉痛悼念之情。

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声情并茂地朗读,借助一定的朗读技巧,读出作品表达的情感,读出自己对白求恩由衷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回顾重音、停连、节奏、语气等朗读技巧)

(3)学生展示,交流朗读体会。

师小结:文中这些表达情感的方式叫抒情,结尾段总结全文,高度赞颂了白求恩的精神,号召我们向他学习。

读与品结合,更加深入理解文本,感受作者对白求恩的热情赞颂和沉痛悼念之情,更好地落实朗读技巧。用圈点词语和语句的方法,清晰告知学生品味语言的两种方法,深入到语言文字的背后,解读文意,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欣赏语言的能力。

2.联系实际,交流感悟

读完课文,白求恩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们,那么在生活中,当我们面对人生目标时,我们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呢?当我们遇到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时,又该如何去做?请写下你的做法。

预设我们在人生中的选择有很多,选择做的事,是对人类、对社会有贡献有意义的事,才是我们生命价值的体现。

我们所做的事,不管这件事多么艰难,多么辛苦,自己是否能获得利益,只要能帮助他人,能改变一些不好的现状,都是有意义的。

做事,不能不努力、不付出就想获取更多的利益,并且将困难的事推给别人做,这是自私自利的行为。

对我们所做的事,对我们的职业,我们要有执着的追求,专注而务实,不断钻研,才能帮助到更多的人。

结束语:无论我们的能力是大还是小,只要我们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在生活中落到实处,认真对待生活,对待我们的人生,我们就会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让我们一起来背诵这句话,并将其摘录下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常勉励自己吧!

此环节由思到悟,解答开篇学习的疑惑——“到底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愉快而有意义的”,与开头形成呼应,成为一个整体。

四、布置作业

1.阅读聂荣臻的《“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怀念白求恩同志》,理解叙述与议论的方法的运用。

2.片段写作:请仿照本文,用对比的手法来写一个人,不少于字。

课堂语文教学活动的结束,也是学生课余自主学习语文的开始。在学生对课文分析有了整体的认知之后,要求学生自读聂荣臻在白求恩逝世40周年时写的文章,有利于学生在对比阅读中巩固技能。让学生进行仿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次教学设计以默读为主线,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默读中,学习用圈点勾画关键词语、句子的方法,来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理解人物精神,感受作者情感,教给学生实实在在的阅读方法,同时也充分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年,加拿大共产党员、医生白求恩在抗日前线涞源摩天岭抢救伤员时手指感染细菌,后医治无效,于同年11月12日不幸逝世。延安各界于12月1日为其举行了追悼大会,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挽词,并于12月21日写下了这篇文章。毛泽东和白求恩有过一次亲切的会面和交谈,他们交谈了很多,从国际局势谈到国内政治和军事斗争,从白求恩以前的经历谈到即将面临的工作困难。他们不间断地谈了将近3个小时。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印象,白求恩的逝世让毛泽东很悲痛,他怀着深切的悲痛和真挚的赞美写下了《纪念白求恩》一文。

如何在默读本文时训练圈点勾画?

本文很精粹,语言简明,要言不烦,线索明晰,几乎没有多余的话,很适合训练圈点勾画。对于文章中精彩的语句我们可以勾画出来,仔细品味,并写点个人感受;有些句子运用特殊句式,如结尾的排比句,态度斩钉截铁,旗帜鲜明,热情洋溢。还可以针对文章写作特点,做一些专项的圈点勾画练习。如让学生分别圈出文中叙述、议论和抒情的语句,梳理白求恩的生平、作者对其品质精神的概括、作者对他的情感等。

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既有正面的对于白求恩精神的阐发,又运用精到的笔墨勾勒反面的典型,我们可以圈点出与这两种人有关的词语,批注出各自的含义,通过词语感情色彩的比较,更好地理解白求恩精神品质的可贵。

1.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什么特点?

这是一篇议论文,其语言简练、鲜明、有力,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表现在句式上,文章的句子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且句式整齐中有变化,富于节奏感。例如结尾部分,作者运用“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样一组排比句,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精神的重大意义,感情真挚,句式流畅,极富号召力。另外,文中多处运用整齐的句式,增强说理力量。如第1段论述列宁主义原理,进而强调世界无产阶级要互相支援,才能“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这样的句式让人感到气势宏大,富有感染力。此外,文章在用词方面也极其讲究,因而非常准确、生动、凝练。例如在解说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时,运用两个“极端”,这个副词从程度上深刻地体现了白求恩对工作、对同志的态度,而在批评一些人时,运用了“拈轻怕重”“喜欢自吹”“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等词语,言简意赅,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一些人对工作、对同志、对人民的态度,与白求恩的两个“极端”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中心思想。

2.如何理解这篇文章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本文有着较高的思想教育价值,虽然文章中的一些说法带有时代的印记,如“国际主义”“列宁主义”,但白求恩大夫的优秀品德超越时代,丝毫没有过时。甚至可以说,在当今时代片面追求金钱、人心浮躁的大背景下,白求恩大夫大公无私的品质、对工作的责任感、对同志的满腔热忱,以及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都有着矫正时弊的价值。所以今天的学生重读这篇课文,重温文中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的谆谆教导,不啻一次心灵的洗涤,有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文化素养

“以身殉职”体现的是什么精神?

“以身殉职”的意思是指为忠于本职工作而贡献出生命。《梁书·韦粲传》中韦粲对仲礼说的一句话“谓仲礼曰:‘下官才非御侮,直欲以身殉国’”就体现了这种精神。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并非是有才能抵御外敌,只是想以身殉国”。而他实际也是这样做的,在平叛叛军中,他英勇杀敌,却因战事失利,壮烈牺牲,他的儿子和三个弟弟也战死沙场。他死后被追赠谥号忠贞,这是对他忠于职守、以死报国精神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411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