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新兵入伍季,无数胸怀报国之志的大学生涌入了军营。而在火箭军某部,一名北大学子的名字永远铭刻在军史馆,他就是“全国优秀大学生士兵”高明。年底,我国正式从全日制高校在读学生中征兵。正在北京大学读大三的高明报名应征,成为建国以来该校在读大学生中应征入伍第一人,引发社会热议。“当兵不是一种投资,而是尽一种神圣的责任。”谈及从军原因,高明这样解释。初入军营,高明因“水土不服”接二连三地遭遇尴尬——第一次军容风纪检查,头发、指甲过长受到连长批评;第一次出操,睡过头被排长唤醒;第一次接受任务,他随口答了一声“稍等”,又受到一番教育……为了早日成为一名合格士兵,高明给自己立下一条规矩:相同的错误决不犯两次!很快,他就成了新兵连的“标准兵”,当上了副班长,连队每周的光荣榜上,他得到的小红旗最多。下连后,高明分到某营。如今的“八一勋章”获得者、该营一级军士长王忠心正是他当时的“授业恩师”。第一次参加营里组织的专业理论考核,高明只考了47分,这是他自上小学以来的考试最低分。在王忠心的鼓励和帮助下,高明努力弥补短板不足,从连队图书室借来《电工学》《电子电路》《机械制图》等20多本与导弹知识相关的书籍,一本一本啃、加班加点学。1个月后的理论考试,高明考了94分,一跃成为全营第3名。第3次理论考试,高明以97分的成绩跃居全营榜首。可对这个“第一”,高明却有疑问:“为什么丢了3分呢?”他把试卷和教材反复比对,顿时傻了眼:对照教材自己没错,而标准答案,却源自另一套教材。“教材关系到部队作战训练,一定要规范。”随后,他利用5个月时间,将多本教材拿到一起,逐章逐节地核对、查证、修订,校正出上百处不当之处,给有关部门写下2万字的教材修改参考建议。凭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刻苦的钻研精神,高明仅用一年时间,便掌握了导弹核心专业相关知识,先后18次参加各级军事比武考核,次次名列前茅。年春,他凭借过硬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成为全旅历史上担任某专业2号位操作号手的唯一义务兵。同年夏天,高明随队赴高原执行实弹发射任务,并担任一岗操作号手,圆满完成任务,年底荣立三等功。王忠心曾说,自己从军33年,所带的徒弟当中,像高明这样认真学习、刻苦训练的大学生士兵十分难得。年6月,高明在参加原第二炮兵科学发展观经验交流会期间,应邀回母校与师生座谈,介绍其到部队后的训练生活。他的成长经历成为北大热门话题,个人被誉为“北大最帅气男生”。无悔身着迷彩绿,逐梦青春在军营。如今,高明已成为一名高校教师,但他仍保持军人本色,不忘为部队代言,坚持普及国防知识,传递军营成才的正能量。在他的影响激励下,一茬茬高校学子携笔从戎、踊跃参军,用拼搏奋进写下别样青春。主管 火箭军政治工作部主办 宣传文化中心刊期 第期监制:毛勋正主编:吴浩责编:寇立夫远程编辑:谢星星邮箱:zghjjtg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647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