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代高明《琵琶记》,用于劝诫少年人勤学 1.《琵琶记》是元代后期著名剧作家高明所写的“传奇之祖”,是中国古代戏剧的一部经典之作。整部戏一共四十二出,讲述了汉朝文人蔡伯喈和赵五娘的喜怒哀乐。全剧高雅、完备、生动、浓厚,充分体现了士大夫的眼力和娴熟的笔触,是中国高度发展的抒情文学和戏曲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2.从戏曲风格上看,《琵琶记》是宋元时期的南戏,它是南戏的缩写,与北方的杂剧相比,是一个专名。它的前身是“温州杂剧”,也就是“永嘉杂剧”,发源于温州。明代祝枝山在《猥谈》中有这样的记载:“南戏始于宣和,南下时,称为温州杂剧。我看过一份古书,上面写着赵闳夫的名字,比如《赵贞女蔡二郎》。”徐文长《南词叙录》中有这样的记载:“宋光宗时期,南戏是永嘉人创作的《赵贞女》和《王魁》。”由此可以看出,南戏起源于北宋徽宗宣和(~)以后,经过南宋前期的推演,一直到光宗时(-)才兴起,与其由萌芽到成熟期相适应。 3.高名,字则诚,号菜根道人,现居浙江瑞安,其卒年可分为元末论和明初论两种。持元末论者,认为其死于年。持明初论的人,认为朱元璋建国之后就去世了。 扩展高明四十多岁时,曾在杭州和其他地方做过一次小官。之后,他在宁波东部的栎社镇隐居,创作了《琵琶记》。他的戏剧作品除了《琵琶记》之外,另有一部已经失传的《闵子骞单衣记》。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p/pgzp/2688.html |